>> 欢迎您,客人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 在线 | 搜索 | 帮助 您正在浏览卡城信息中心       

卡城新闻 社区消息 即时新闻 加国新闻 加西新闻 爱城新闻 萨省新闻 焦点杂谈 回国发展 军事天地 体坛纵横 海外文摘 加中贸易 情感画廊 保健美食 女人话题 难得一笑 音乐诗画 时尚秀吧 爱城生活 网站建议 工程交流
加西论坛 移民茶馆 加西商机 留学生涯 温馨生活 少儿乐园 原创精华 精华转贴 加西热贴 生活导航 精华诗苑 摄影集锦 网庆征文 地产知识 站务公告 萨城论坛 里贾纳坛 大温世界 山东同学 天津同乡 艺术中心 风筝专辑
信息中心 房屋租赁 旧车买卖 二手家具 电器电脑 日用商品 求职招聘 电脑红娘 定居指南 生活咨询 城市介绍 房屋市场 车来车往 精华旅游 移民协会 学生学者 专家协会 中药协会 江浙上海 加中商会 原创视频 其它信息















































點擊轉換 繁體中文 論壇

 卡尔加里信息中心论坛
 徐酥然保险知识专栏 [返回]
   回顾:加拿大金融海啸下报税新策略 
标记论坛所有内容为已读   
>> 徐酥然保险知识专栏欢迎您的到来 << 

发表一个新主题 回复贴子 开启一个新投票 ◆您是本帖第 21 个阅读者◆  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回顾:加拿大金融海啸下报税新策略   保存该页为文件  本贴有问题,发送短消息报告给版主  加入个人收藏&关注本贴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把本贴打包邮递  把本贴加入IE收藏夹  发送本页面给朋友  
 徐酥然 
 头衔: 论坛版主
 
 


信息: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此人为版主
失踪 3809 天
威望: 0
来自: 卡城皇家保险 
总发贴数: 418
注册日期: 2008/03/12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贴子回复 

 
[这个贴子最后由徐酥然在 2009/07/05 08:56am 第 2 次编辑]

加拿大金融海啸下报税新策略


时间:2009-04-06 22:19:54  来源:超级多伦多  发布者:荔枝

有人说,生活在北美,有两样事情是谁也逃不掉的,一是死亡,二是交税。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买东西时,也得先交税,第二年报税后,再由政府退税给他。交税,对于加拿大居民来说,是一年一度的例牌菜。

报2008年的税,政策基本上与上一年没有改变。金融危机、失业潮,使人们今年的收入缩水,但去年的税还是得照报,一分钱也不能少,该补交的税也得补交。到2009年,政府推出了一些帮助贫困阶层及刺激市场的新政策,如调高个人基本免税额、调高最低一级税阶上限、装修家居减免税、首次购屋税务优惠、提高长者免税额等,有需要的人可以好好利用这些新福利。

初来加拿大的新移民,对报税是雾里看花。这时候就除了需要多听多问外,还要多参加专业人士的讲座,多向专业人士咨询。来加拿大六年的洪女士的经验是,在加拿大生活,就要守这里的规矩,交这里的税。一些新移民想投机取巧,少报或瞒报收入,她认为完全不可取。“加拿大的税务系统很精密,不照实报得不到便宜。”她说。大家都知道,少报瞒报一旦被查出来,会留下案底。她说,多报也会给自己带来损失。有个朋友,曾听信别人的话,多报收入可以拿更多补贴,结果多交了本来不必交的税。

老移民杨先生说,高税收高福利是这个国家的特色。他过去收入低时,能拿到政府的退税,现在收入好了,多交点税心理也平衡。

很多过来人的建议是,报税要多听专业人士意见,不可以把“避税”当成“逃税”。
Jane Yue是一位职业女性,作为会计方面的专业人士,她每年报税都是自己报,还帮朋友处理一些复杂的报税问题。

说到自己报税,Jane觉得自己报税很容易,如果财产结构比较简单,能看懂英文的就能自己报税,买个软件就可以了。

“是否自己报税,并不是看收入多少,而是看财产的结构是否复杂。结构简单的就可以自己报税。”Jane说。

她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但主要收入是工资,所以觉得自己报税很简单。记者问她是否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节税?她说:“我的收入每分钱都报。一般采取正常的购买RRSP, FLOW-THROUGH 投资等节税工具”她说,有公司的可以采取更灵活多样的节税方法。

对于自己报税,Jane说,没收入或很低收入的报税非常简单,但如果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可能欠政府的税了,这种情况一定要把数据算准确。有问题可以打电话向税局咨询,税局工作人员会非常耐心地解答疑难。

大家普遍认为,高收入的报税复杂,低收入的报税简单。Jane怎么看这个问题?她说,医院里的医生,收入虽然高,但只有工资,报税是很简单的;开诊所的医生会复杂一些。高收入的人如果投资股票、房产,或是开了公司,财务结构就复杂了。低收入的人报税,如果涉及到海外资产、公司,情况也会复杂了。“建议财产结构复杂的找专业人士报税。”Jane说。

她还提醒有海外资产的要如实申报。如果瞒报海外资产,当想拿钱进来买房子时,就难了,会被政府当作收入而课税。瞒报海外资产还会引发遗产问题。等自己百年归去,遗产怎样交给在加拿大的后代?被查出来瞒报海外资产,会有很重的罚款,得不偿失。她举了个例子,如果瞒报1000万资产,两年后被发现,会罚款55万,还会面临坐牢的风险;30年后,当自己身故,清算财产给儿女时,(按财产年增长6%算,这时财产为5000万。)若被发现瞒报海外资产, 需要交税1千万。Jane建议有庞大海外资产的人士,一定要找专业人士为自己做好财务规划。

Susan1978年就来加拿大了,一直是找会计师报税。她也没有挑选会计师,朋友说哪个好她就找哪个报了。她觉得自己收入简单,税很好报,自己也去读过报税的课程,还花几十元买了报税软件。但觉得自己报税太伤脑筋,还需要每年了解税收政策方面的变化,索性就找会计师报了。“找会计师报税也一年才一次,花不了多少钱,省得给自己找麻烦。”她说。
她家是“航天员”家庭,先生常年在国内,她带着孩子在加拿大,先生节假日时过来。他们需要报海外资产、海外收入。“我看了一些关于海外资产的书,觉得还是满‘玄’的,法律的东西也不太了解,英语又不是太好。这些东西还是专业人士更在行。”Susan说。
自己了解报税的常识使准备报税材料时心中有数。她说,上学的学费、有些医疗费用、捐的款,都要把单子准备好,这些费用可以抵税。

摸着石头过河

从天津移民来加的Jim一家,已经在加拿大生活了7年多。Jim是个计算机工程师,Jim的太太Judy则从事计算机绘图的工作,有两个孩子。据Jim介绍第一次报税时,他还在卡加利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收入不算高,太太也没有工作,周围也没有多少华裔朋友,只有一两个华裔同学,也只比他早来一年半载,拿起税表也是一头雾水的。

而且,当时在大学里,周围的同事基本都是西人,大家都认为报税是很私人(Personal)的事,不愿意拿来讨论,Jim倒是也听说了可以找会计师报税,但是一则语言不是很通,二来也舍不得几十元的费用,所以就只有拿着税表和指南埋头研究。他记得是整整花了四、五天的时间,并且三易其稿,才算填报完毕。而且Jim还记得自己的第三稿比第一稿可以多退税78元,当时真觉得这些时间没有白费。当第二天Jim到学校时,一位华裔同学兴冲冲地告诉他,“你知道吗?报税时,可以报搬家费(Moving Spends)。”

Jim当然不知道,下班回到家里,告诉太太这个消息,太太就建议他幸苦一点,还是再重新算一遍。

于是,Jim加上了从中国来加的费用,又省了45元。两个多月后,Jim收到了加拿大税务局(Revenue Canada)的税务通知单,上面列明搬家费用只限于加拿大境内,国外的不算,属于多报了;但是Jim却漏报了配偶免税额(他太太当年没有收入),税务局补上这笔后,反倒是给他多退了118元,这一系列的数据,Jim到今天还记忆犹新,看来是永远也忘不掉了。

大概是到了第三年,还是第四年,Jim也知道可以购买一些RRSP(退休养老基金)来免税,就到银行去打听和购买。那时,他的太太在上学,并打一些零工,有一点点收入。他本来打算只为自己购买RRSP的,但是银行里一位叫Mina的香港女士,分析了他们家的情况后,建议他用自己的额度分别给自己和太太买RRSP,这样就更大限度地运用了RRSP的额度和节省了退休时因Jim收入较高而要缴纳的税金,从此Jim就学会了使用RRSP配偶计划来抵销部分税,因为他的收入一直比太太高。

现在的Jim已经很熟悉报税的一套程序了,周围一些新来的移民朋友还会向他“取经”,他也总是来者不拒,把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和盘托出”,而且他的太太Judy在他的指导下,也基本上学会了给自己报税。

根据会计师李金萍的介绍新移民如果短期登陆,然后回国发展的,不用报税,等真正来定居时再报税。

李金萍说,是否税务居民是要看你与加拿大有没有居留关系,而不是看你是否是加国移民。“报税是根据税法,移民是根据移民法。”

有一个新移民常见的错误,就是在填税表时,将自己回国探亲的时间填成结束居住加拿大的时间,这会给自己造成很大的麻烦。

如果回流,李金萍说,要向税局通知。她还建议要停掉健康卡,否则可能引起多年后政府追讨欠交的保险费。

第一年报税亟需慎重

新移民初来乍到,常遇到一些热心的朋友主动要求帮他们报税。新移民第一年来的收入往往不高,以为可以随便找人报,往往会为自己带来麻烦。李金萍说,第一年虽然不用报海外资产,但也要慎重报税,为以后报税打下基础。她举了个例子,第二年必须报海外资产,第一年不可不报这笔海外资产的收益。

她说,在申报海外所得时,在中国交的税可以抵税。在国内自住的房地产暂时不用申报,到卖时,申报卖价与移民当天该房产市价的差额,这是所得的利润。

李金萍建议新移民找好的专业人士提供帮助,要花时间了解加拿大的税务系统。“移民加拿大,要懂这边的规矩,守这边的法。”她说。

新移民中有不少人买房出租。李金萍说,小部分出租的房子才算自住房。报税时,出租的收入中,可以按出租份额扣除贷款利率、物业税、房屋保险、维修费等。如果房子本来是自住房,后来新买了一个房子,把原有的房子出租,房子就变成投资房了。

有人认为,投资房增值部分要交税,所以隐瞒出租事实,当房子是自住房。李金萍说,有些投资房出售时,并不一定付税。她举了个例子:一栋房子是2004年买的,当时买价为40万,到2008年5月出租时市价70万,假如房子在2010年以65万卖出,相对房子变为投资房,即房子出租时的价格70万来说,并没有赚钱,反而亏了钱。但如果2008年出租收入没有报税,就不能证明房子是在当时变为投资房的。“所以,诚实报税更省心。”李金萍说。

2008年个人所得税联邦顶税金金额 (Federal tax credit amounts)

顶税金名称 金额($)
基本金额 9,600
雇佣金额 1,019
年龄金额 5,276
残疾金额 7,021
残疾依附人金额 4,095
看护金额 4,095
收养费用最高限额 10,643
小孩金额 2,038
儿童健身 500
教育金额 – 全职 400
教育金额 – 业余 120
书本金额 – 全职 65
书本金额 – 业余 20
退休金收入 2,000

本栏资料选自胡商《加拿大实用税务大全》

2008年联邦个人所得税税率

纳税收入范围 37,885及以下 37,178 到 74,357 75,769 到 123,184 1123,184以上
应缴税率        15%            22%           26%             29%
2008年安河个人所得税税率
纳税收入范围 $36,020及以下 $36,020 到 $72,041 $72,041以上
应缴税率           6.05%           9.15%       11.16%






阿省/BC/SK/ON/NB省执照保险理财顾问徐小酥
c:403-619-4884(华语)/suzanne.xu@yahoo.ca/Direct:403-775-1464
人寿探亲残疾大病保险/RRSP/TFSA/基金/投资理财/退休养老资产遗产规划
http://www.jerrycanada.com/yellowpage/main.php?type=1&id=237


  发贴时间2009/07/05 11:53am 此 IP 为代理服务器IP: 已设置保密
 该主题只有一页

快速回复主题: 回顾:加拿大金融海啸下报税新策略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 没有注册? 密码: 忘记密码?
上传附件或图片 (最大容量 180KB)  
选项 (帖子中最多包含 20000 个字符)

使用 LB5000 标签?
显示您的签名?
有回复时使用邮件通知您?
使用表情字符转换?


   [使用 Ctrl+Enter 直接提交贴子]
 顶端 加到"个人收藏夹"主题管理总固顶 | 取消总固顶 | 区固顶 | 取消区固顶 | 固顶 | 取消固顶 |
精华 | 取消精华 | 提升 | 锁定 | 解锁 | 删除 | 删除回复 | 移动 |


© 中文版权所有: 卡尔加里华人论坛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卡尔加里信息中心论坛 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