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衔: 论坛版主
信息:
威望: 0
来自: 卡城皇家保险
总发贴数: 418 篇
注册日期: 2008/03/12
|
|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复制 引用 回复
|
外媒热议中国巨资救市:中国投4万亿鼓舞世界ZT 中国公布的4万亿元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对世界的意外影响大大超出中国人的想象。11月10日,亚太股市全面飘红,欧洲股市大幅拉升,中国是明确无误的原动力。这是全球投资者第一次向中国政府的决定集体敬礼,并给予明确的响应。这之前中国的单个行动从没引发全球股市的普遍上涨。它再次证明中国经济的辐射力已经把全世界纳入边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很多国家陆续宣布了各自的救市计划,但中国的4万亿将全部用于拯救实体经济,因此比美欧填窟窿的救市计划更加扎实。中国巨资救市的消息10日占据了世界多家媒体的头条,政治家和经济分析师们用各种语言表达对“中国版罗斯福新政”的惊喜。尽管也有人从反面看这个决定,认为它验证了中国“正经历空前的经济困境”。但几乎可以肯定地说,11月9日中国政府宣布经济刺激计划后的20几个小时里,是今年以来世界最尊敬中国的时刻。
中国的表现令全球惊喜
《纽约时报》称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经济刺激计划,文章说,分析人士预测中国将宣布经济刺激计划,可他们没预料到规模会这么大。文章引用摩根大通经济学家龚方雄的话说:“这比我想象的强有力得多。这是很大一笔投资。”《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说,遭受金融危机的日本及欧洲国家都已推出经济对策,但中国投入的金额最高,相当于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6%。其中原因之一是,今年上半年税收状况持续良好,财政方面有实力。
《华尔街日报》还说,中国公布的这个计划可能会使其他国家提出来的经济刺激方案“相形见绌”。美国在今年初推出了1680亿美元的经济重振方案,只相当于美国一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此后美国又推出了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而日本和德国提出的经济计划则分别只有515亿美元和299亿美元。《华尔街日报》称,由于中国今年的财政预算是6万亿元人民币,即使只增加这个方案中一半的支出也是很可观的,“这个方案的力度和广度很明显是为了提升中国经济和消费者的信心,并提高国际声望”。
《洛杉矶时报》引用摩根大通中国证券业务总经理李晶的话说:“这个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计划将是中国预防经济减速的第一战线。”她把中国建设基础设施、发展农村和改革社会福利体系的工程称为“中国版的罗斯福新政”,称中国政府拉动内需的能力令人印象深刻,“中国的基础建设计划已经排到了2020年”,“尽管这几个月来经济开始减速,税收增长减少,政府还是在一些重点项目上增加投入”。
德新社10日表示,新刺激方案中很多措施面向民众,特别是在农村面临经济压力的民众,政府承诺推出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服务、加倍努力重建四川地震灾区等新举措。德国国家电视一台以“中国式梦幻”为题报道说,与欧美不同的是,中国是在金融形势强劲的条件下启动这个刺激计划的。这不仅可以拉动内需,还有助于平衡全球经济增长。
正如英国广播公司(BBC)10日报道,“全球股市因中国经济刺激计划而飚升”。周一世界股市迎来集体开门红,中国沪市全天上涨7.3%,东京日经股指大涨5.8%,重返9000点之上。伦敦股市开盘即刻狂升130点,是近一个月来低迷市道中少有的显著增幅,《泰晤士报》网站将其称之为“伦敦声援北京经济刺激计划的表现”。截至中午收盘,欧洲三大股指均上涨3%以上,美股开盘也有不错涨幅。伦敦金融界认为,作为世界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中国宣布巨资投入基础建设的计划,不仅让投资者看到中国的就业市场有转好的迹象,也能够预见中国将继续成为投资热点。
中国为全球经济作出贡献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10日用三个“非常好”来表达对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支持。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陆克文表示,中国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是“非同凡响的”,不但对中国经济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消息,对东亚地区来说是“非常好的”消息,对全世界来说也是“非常好的”消息。法国经济部长拉加尔德周日表示:“中国的举措对世界经济而言是一个好消息。”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麦考密克也称,中国一系列扩大内需的举措将帮助“亚洲巨人安全渡过金融危机”。
《华尔街日报》10日说,如果中国可以舒缓住房和投资的减速,将防止中国从美国进口原料和货物的急剧下降。在那些依赖中国经济增长的国家中,金属矿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供应商们和那些瞄准中国消费者的公司们都密切关注着这项经济刺激计划的效果。
《日本经济新闻》等日本主要报纸10日都在头版或要闻版显著位置报道中国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同时给予积极评价。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特别顾问鹫尾友春评论说,中国政府出台的扩大内需措施规模大、力度强,将对亚洲和世界经济产生积极影响。《每日新闻》在头版显著位置的说,中国政府出台的扩大内需十大措施,是在即将召开的全球金融峰会前,中国政府表示“维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这一姿态的具体化。
德国《柏林日报》10日以“中国,脉冲发动机”为题报道称,在缓解日益恶化的金融风暴上,中国正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这项大规模的计划有助于抗击全球经济放缓效应,代表了中国政府避免加重欧美经济危机之苦的新承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