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您,客人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 在线 | 搜索 | 帮助 您正在浏览卡城信息中心       

卡城新闻 社区消息 即时新闻 加国新闻 加西新闻 爱城新闻 萨省新闻 焦点杂谈 回国发展 军事天地 体坛纵横 海外文摘 加中贸易 情感画廊 保健美食 女人话题 难得一笑 音乐诗画 时尚秀吧 爱城生活 网站建议 工程交流
加西论坛 移民茶馆 加西商机 留学生涯 温馨生活 少儿乐园 原创精华 精华转贴 加西热贴 生活导航 精华诗苑 摄影集锦 网庆征文 地产知识 站务公告 萨城论坛 里贾纳坛 大温世界 山东同学 天津同乡 艺术中心 风筝专辑
信息中心 房屋租赁 旧车买卖 二手家具 电器电脑 日用商品 求职招聘 电脑红娘 定居指南 生活咨询 城市介绍 房屋市场 车来车往 精华旅游 移民协会 学生学者 专家协会 中药协会 江浙上海 加中商会 原创视频 其它信息















































點擊轉換 繁體中文 論壇

 卡尔加里信息中心论坛
 卡城商机 [返回]
   油烟机是一个好的生意 
标记论坛所有内容为已读   
>> 卡城商机欢迎您的到来 << 

发表一个新主题 回复贴子 开启一个新投票 ◆您是本帖第 479 个阅读者◆  浏览上一篇主题  刷新本主题  浏览下一篇主题
 * 贴子主题: 油烟机是一个好的生意   保存该页为文件  本贴有问题,发送短消息报告给版主  加入个人收藏&关注本贴  显示可打印的版本  把本贴打包邮递  把本贴加入IE收藏夹  发送本页面给朋友  
 湘巴佬 
 头衔: 论坛版主
 
 


信息: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此人为版主
失踪 3572 天
威望: 0
来自: 保密 
总发贴数: 1118
注册日期: 2003/10/12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ICQ 复制 引用 回复贴子回复 

 
中国菜的享受与尴尬
中国菜好吃,世界公认。但身在国外,想亲手做顿像样的中国菜,却常常遇到说不出的尴尬。第一次产生这样感觉,是在与房东老太太打交道的厨房里。那时,我刚出国,住在一位八十多岁老太太家里,中午在学校食堂就餐,晚上回来自已做晚饭。老太太以前从来没接触过中国人,很好奇。一见我进厨房,她便过来聊几句。并看我做饭。有一次,我正用国内带来的大菜刀切菜,她过来与我聊天,我边切菜边聊,打手势时,手中菜刀不经意一挥,老太太立刻连连后退几步,直用手挡头。以后她再也不敢在我切菜时近前了。

  坐上锅炒菜,油还没烧到火候,老太太已是又开门又开窗。我只好赶紧把肉片扔进锅里又续上了水。此后,我只好中午在食堂尽最多吃;晚上回来好歹煮点面条算是晚饭。实在谗炒菜了,也只能不等油热就将切碎的肉菜一股脑都放进锅,刚一听到哗哗声就赶快浇水。

  老太太看过几次后,恍然大悟地对我说:我知道怎么做中国莱了。中国菜就是把所有东西都切成小块儿放进锅里一混就成了。

  听了这话,我心里暗暗叫屈!可是,也没法儿跟她解释。

  让我觉得格外尴尬的一次,是在当地一位同事的家里。那次,一位“老外”同事即将退休,打算邀请共事多年的同事们一聚。这位先生的太太已去世,他单身一人又不谙烹调,却别出心裁地打算在家中请中国餐,于是请我来帮忙。我很久没有机会掌勺,正手痒得发慌,忙不迭地答应下来,恨不得立刻自己掏钱去请客。

  到了日子,我兴冲冲带着所需的食品材料来到这位同事家,一头扎进厨房大展身手。煎炒烹炸,不一会儿,鱼香肉丝、番茄肉片、红闷大虾……一盘盘香喷喷、油汪汪地出了台,却没注意这位同事手拿空气清新喷雾剂来回在客厅和走廊,“滋滋”一个劲儿到处喷,还不时向陆续到来的客人们抱歉。

  我带着一头一脸的油烟结束战斗走出厨房,来到客厅时,如注意到餐桌上,客人们吃得开心。而主人脸上却难饰尴尬,那神情分明写着:下次再不敢在家里做中国菜了!因为客厅和过道里弥漫着难以除去的油烟。

  从那以后,他不敢了,我也越来越不敢了。

  不仅如此,渐渐地,我发现自己有种“特异功能”,闭着眼睛能识出中国人。正是这种“特异动能”,让我更不敢轻易动手做中国菜了。

  我曾在北美一个大学附近的公寓楼住过几年,这里有不少中国留学生家庭。大家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论何时走进一个中国人家,迎面扑来的都是一股炒菜味儿。日积月累的厨房油烟早己沾在四壁和家具上、渗入地毯里。平时不是用餐时间,这些油垢经久地散发着淡淡的炼油味儿。一日三餐新的煎炒烹炸又锦上添花。尤其冬日里门窗不开的日子,这些气味有足够的时间先在房间内潜入毛发、沾上床上的被褥,壁橱内的衣物,然后再丝丝向外渗透,飘出门缝,弥漫于外面的楼道。有时,刚一出电梯门,闭着眼睛就可凭着鼻子里飘过的油烟味儿做出判断:这里住着中国人。

  这种气味儿也在许多场合无言地宣告着中国人的存在。我的办公室里有位不久前才从中国国内来的同事。因为太太在家做了饭等着,他每天中午都要回家用餐。当大家午饭后重新开始工作时,常会有一股炒菜味儿飘进办公室。这时候你不用抬头就能知道:准是这位从家里吃完饭回来了。

  好吃是一回事儿,油烟味却令人头疼。

  逢年过节,我就提心吊胆。吃过丰盛家宴的同胞们聚在一起,彼此油烟味掺合在一起也无事,可是当我们在公司、学校和其它公共场合与其他的同事、朋友们在一起时,尴尬就来了。试想:公司管理人员例会,一屋子的人各个西装革履,正襟危坐,自己身上或身边一人却一阵阵散发着中国炒菜的油烟味儿。此时你是该为中国菜的美味而骄傲,还是该为它而尴尬呢?

  常听一些崇尚健康饮食的“老外”朋友说中国菜是好吃,就是里面的油放的太多了,让他们望而却步。为此我有意观察了一下西餐的制作。其实一盘中国炒菜中放的油量并不比一道西餐凉拌沙拉放的油多,关键不是量而是用油的方式。西餐中多用凉油,且大多混在食品之中再多也显不出来。尤其是那些甜点,简直就是由脂肪、蛋、奶、糖堆起来的,但表面看来并没有油多的感觉。而中国菜恰恰相反,-盘炒好的菜上台前往往还得特意淋上“明油”以示“油汪汪的”。另一方面,国人多讲究爆炒,锅要烧红到油入锅要“吱儿”冒青烟,菜下锅“哗哗”作响一爆即成。显然,中餐生出的油微粒,钻进头发里,皮肤、衣服上,家里墙上地毯里,其散发着异味很难除去,就不足为怪了。

  住在“老外”公寓里,也让人不敢动手做中餐。老外设计的公寓,客厅、书房、主卧室、次卧室,卫生间都一下好几个,却偏偏不单独给厨房留个好地,不仅厨房塞在客厅一角,而且连堵断墙也没有,更别指望厨房有通向外面窗户了。一般的抽油烟机在油烟滚滚的中国烹调面前形同虚设。那千滋百味的油烟不向客厅和整个公寓弥漫又去何方?

  住在这样的地方,就是心里很想吃中国莱,一想到那些尴尬,也就不敢动手,只好用水煮煮了事。  


基本上,这篇文章是谈到中菜的油烟问题,没错,北美洲木造房子的确存在严重的烟害问题,让中国菜产生生态适应的大问题。
我买的房子当初就考虑到这点,前任房主确实有开通风管,把油烟机的排气送出室外,因为房子的双重门窗是为了保暖设计,而且木房子就是怕火,油烟会引发警报器,这样一来就是中菜的致命伤,一般住宅不能使用瓦斯炉,油烟机也经常很简陋,我的油烟机还被我发现根本没开孔,就是说通往室外的管子等于没用,话虽如此,在墙上开个通风洞也有技术上的问题,所以,你想该怎样吃到爆炒的菜呢?
上周还去参观的一个卖樱花牌油烟机的经销商展,这就是针对老中的生意,我真想不到在东方非常普遍的油烟机,在此地这样的抢手,如果有谁找到油烟机代理,真的可以赚到一把,当然还必须有安装的服务最好。





卡城商机
http://www.calgarychinese.net/cgi/bbs/cgi-bin/forums.cgi?forum=3


  发贴时间2004/06/25 06:01pm IP: 已设置保密
 xiaoyaozi 
    -* 未注册 *-
 



信息: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威望: 未知
来自: 未知
总发贴数: 0
注册日期: 未知
复制 引用 回复贴子回复 

 
How many Chinese families are in C-city?




  





  发贴时间2004/07/01 08:31pm IP: 已设置保密
 湘巴佬 
 头衔: 论坛版主
 
 


信息: 该用户目前不在线 此人为版主
失踪 3572 天
威望: 0
来自: 保密 
总发贴数: 1118
注册日期: 2003/10/12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邮件 ICQ 复制 引用 回复贴子回复 

 
一般我不喜欢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我回答我会说〔你自各儿去算吧!〕
一个问题成为真正问题的条件,也就是前提必须是﹔
1,真正有问题。
2,真正想问的问题。
3,真正想找出答案的问题。










卡城商机
http://www.calgarychinese.net/cgi/bbs/cgi-bin/forums.cgi?forum=3


  发贴时间2004/07/02 02:14pm IP: 已设置保密
 该主题只有一页

快速回复主题: 油烟机是一个好的生意
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用户名: 没有注册? 密码: 忘记密码?
上传附件或图片 (最大容量 180KB)  
选项 (帖子中最多包含 20000 个字符)

使用 LB5000 标签?
显示您的签名?
有回复时使用邮件通知您?
使用表情字符转换?


   [使用 Ctrl+Enter 直接提交贴子]
 顶端 加到"个人收藏夹"主题管理总固顶 | 取消总固顶 | 区固顶 | 取消区固顶 | 固顶 | 取消固顶 |
精华 | 取消精华 | 提升 | 锁定 | 解锁 | 删除 | 删除回复 | 移动 |


© 中文版权所有: 卡尔加里华人论坛 
本论坛言论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卡尔加里信息中心论坛 立场无关